從1935年春黃育賢奉命考察長壽水電資起源起,在長達20年的時間里,定慧寺是抗戰大后方的水電中樞,隨著全國水力發電工程總處的成立,定慧寺更一度成為中國水電工業的領導中心。
當時全國水電工業的很多重大事件,都與定慧寺結下了不解之緣。關于長江三峽水電工程的“薩凡奇計劃”,就是在定慧寺起草完成的。
世界級高壩專家
1879年圣誕之夜,薩凡奇出生于美國威斯康星州柯斯維爾附近一個農民家中。1898年,考入威斯康星大學工程系,1903年,24歲的薩凡奇獲和博士學位,同年進入美國內務部墾務局工作,1924年任墾務局工程及研究中心設計總工程師,在美國墾務局任供職長達27年之久,于1945年4月退休。
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剛剛當選總統的羅斯福推行“新政”,由政府投資修建水利工程,以工代賑,解決工人失業問題。墾務局一年投入多達幾億美元的工程建設費,美國西部17個州的幾十座大壩幾乎都是在這個時期修建起來的。
薩凡奇在設計當時世界上最高的重力拱壩胡佛壩的過程中,創造性地建立了高拱壩應力分析方法,指導并推動了大壩專用水泥的研制,采用分縫、分塊及冷卻灌漿等澆筑技術,解決了混凝土高壩施工中溫度控制等一系列重大科學技術課題,為混凝土大壩建筑技術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因而曾多次獲得各種獎章和榮譽稱號。
在修建胡佛壩的過程中,薩凡奇提出在美國西部哥倫比亞河上建造當時世界最大的大古力水壩,發電量197萬千瓦,耗資3億美元。但這個大古力水壩的建議招來一片反對之聲。
但羅斯??偨y支持薩凡奇的建議。大古力水壩以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建成了。它給美國西部帶來了繁榮,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美國戰時生產提供了巨大的電力,在支持美國打贏這場戰爭中出了大力。世人對薩凡奇刮目相看了。
到20世紀40年代,薩凡奇已在美國已成功設計建造了60座大壩,當時世界上四個最大的水壩,都是薩凡奇設計的。作為譽滿全球的壩工專家,薩凡奇具有不可動搖的權威地位,先后擔任了瑞士、印度、西班牙、澳大利亞等國家水電工程顧問,并成為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顧問。
1967年12月28日,薩凡奇溘然長逝于美國家中,享年89歲。
冒險考察三峽
1944年,日軍在中國、東南亞及太平洋島嶼各戰場上均遭受致命打擊,勝利的天平逐漸向盟國傾斜。于是,重慶國民政府為了戰后的復建,開始著手制定五年工業發展計劃。
這年年初,薩凡奇博士應邀赴印度協助勘查巴克拉高壩壩址。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獲悉后,電邀薩凡奇事畢來華,商討中國戰后開發西南水電資源的事宜。5月10日,薩凡奇乘美國軍用飛機從印度飛抵陪都重慶。
薩凡奇考察的第一站,是位于四川灌縣岷江上的都江堰。然后,迅速趕到位于定慧寺的龍溪河水力發電總處,對桃花溪、龍溪河進行了實地考察。
薩凡奇來到中國時,已經是六十三歲的老人。在別人眼里,他是個古怪的老頭。高個兒,大塊頭,胡子總是刮得干干凈凈,沉默寡言,除了談工作,什么也不談。據曾在長壽陪同他的水電專家陸欽侃先生的描述,薩凡奇“很認真,很老實,很嚴肅,不愛說話。但是沒有權威的架子?!彼ㄒ坏膼酆煤蜆啡?,是早上起來在定慧寺附近的山上散步。
正當薩凡奇在定慧寺安心撰寫桃花溪、龍溪河勘察報告時,薩凡奇得到了在中國政府戰時生產局擔任顧問的美國對外經濟局工程師潘綏(G.R.Pascha1)向中國政府提出的《中國利用美國貸款建造三峽水力發電廠及還款擬議》的經濟報告。提議由美國貸款9億美元并提供設備,在三峽地區修建一座裝機容量為1000萬千瓦的水電站和一座年產量500萬噸的化肥廠,工程完工后以向美國出口化肥的方法還貸。
薩凡奇對三峽電站極感興趣,再三要求前往視察。當時宜昌已為日軍占領,日本飛機經常轟炸三峽,情況非常危險。薩凡奇執拗地說:“生死在所不惜,三峽一定要去?!彼麑σ恢迸阃馁Y源委員會水力發電處處長黃賢育說:“我不要你們承擔責任,我寫一個遺囑給你,萬一我回不來,就寄給我妹妹(薩凡奇沒有子女,其時夫人已謝世)。”
資源委員會將此情況報告蔣介石。蔣介石致信第六戰區副司令長官兼江防司令吳偉奇中將,要他負責薩凡奇考察三峽的安全。吳偉奇出于一個軍人對不怕死的人的敬重,決定親自陪同薩凡奇考察三峽。
9月20日,薩凡奇由吳奇偉將軍和黃育賢(兼翻譯)、張光斗、吳震寰等陪同,從定慧寺旁邊的長江碼頭乘輪東下,前來鄂西抗日前線西陵峽實地考察。
第二天下午,輪船抵達西陵峽口東端之平善壩后,薩凡奇一行舍舟登岸,旋即投入緊張而又危險的考察活動。斯時,中國第六戰區軍隊對盤踞宜昌的日軍展開歷時3個月的夏季攻勢剛剛結束,峽江兩岸的硝煙尚未散盡。薩凡奇不顧生命危險,冒著日軍飛機可能的轟炸和掃射,由平善壩至石牌,沿途對峽江兩岸的山川地勢進行了為期10天的詳細查勘。
薩凡奇日出而出,日沒而歸,翻山越嶺,橫涉溝壑,手執地質錘,或俯擊巖石,或登山遠瞰溝溪,并拍下許多照片,獲得了寶貴而豐富的第一手資料。
薩凡奇計劃
薩凡奇的三峽實地考察,是在驚險中度過的。在勘測過程中,龍溪河水力發電工程處的工程師錢光宗,就不幸墜江隕命。
返回長壽定慧寺后,薩凡奇根據對長江三峽及支流的初步考察,在龍溪河水力發電廠工程總處內,由黃育賢、張光斗等人協助,率同二十幾個技術人員,將考察所獲得的各項資料,結合繳獲的日軍航測的三峽地形圖,晝夜進行研究、計算、設計,歷經40余天,于1944年11月編寫出《揚子江三峽計劃初步報告》,即著名的“薩凡奇計劃”。
這是我國第一個有關長江三峽水力資源開發建設的設計方案。整個報告譯文凡16節,包括水庫、攔河壩、溢水堰、泄水道、引水道、廠房、尾水道和船閘等內容,洋洋3萬言。
薩凡奇在南津關至石牌之間地域選定了三峽電站壩址,預計壩高225米,總裝機容量1056萬千瓦,工程建成后兼有防洪、航運、灌溉的功能。
薩凡奇的這個以發電為主的綜合利用方案,被視為當時水利工程的一大創舉。不久,美國白宮將這一世界最大水利工程的消息透露給了新聞界,頓時轟動了全球。一時間,在大后方陪都重慶掀起了一陣“薩凡奇旋風”。
雖然,薩凡奇計劃只是一份供工程人員對三峽計劃繼續調查、測量、鉆探及研究時作為參考的初步報告,但飽受戰火煎熬的中國人依然從這份報告中看到了中國戰后經濟復興的一線曙光。不僅是中國方面,美國官方也對此計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美國戰時生產局局長納爾遜當時正在重慶,在翻閱了薩凡奇計劃后旋拍電報回華盛頓,向美國總統羅斯福推薦,并向中方表示“深信美國政府將會盡力協助”。
再度來到定慧寺
薩凡奇計劃完成一年之后,薩凡奇兩次來到中國,住進長壽定慧寺。
1946年2月,薩凡奇前往印度視察巴克拉水利工程,國民政府資源委員電邀他于回美途中,再度來華商討三峽水力發電工程設計事宜。3月26日,薩凡奇由印抵渝。29日,前往長壽定慧寺的全國水力發電工程總處。在定慧寺,薩凡奇審查了資源委員會關于龍溪河上清淵硐及獅子灘電站的修改計劃。而對于三峽之鉆探、航空測量、壩址地形測量,及其他資料之搜集,薩凡奇均有詳盡之指示。
當時,日本已經投降,長江三峽的南津關,再無日軍轟炸之虞。
4月3日,滿頭銀發的薩凡奇由黃育賢處長陪同,從長壽乘“民武”輪東下,到當年因戰事未涉足的南津關一帶視察第四號壩址東岸地形地質。隨后,薩凡奇一行復乘輪溯江西上,到石牌視察第一號壩址兩岸地形地質,然后順流而下,凡在第二、三、四號計劃中擬用為進水道或尾水道之東岸溝溪,均一一進行深入考察。
回宜昌前,薩凡奇還到南津關西岸的石子溝視察,他又對黃處長說:“該溝寬廣深長,可供第二、三、四號計劃尾水道之用?!笔訙嫌置Z石子溝,與葛洲壩隔江相望,數年后,新中國一代建設者們也看中了這塊寶地,于80年代在這里崛起了巍峨的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
為推進三峽水閘計劃的順利實施,薩凡奇不顧旅途勞頓,旋東下南京、上海。4月19日,全國水力發電工程總處黃育賢處長代表中國資源委員會與美國馬立森公司簽訂了關于三峽計劃壩址鉆探合約。
今天的三峽工程,并未建在薩凡奇規劃的石牌至南津關之間,但薩凡奇計劃在當時卻大大地推動了三峽的前期勘測等工作。
2015年6月26日星期五
|